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,算力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与变革的核心驱动力。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全面启动,更是为算力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宏大的战略框架。宁夏中卫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能源禀赋,正崛起为全国算力网络的核心枢纽之一。
作为宁夏数字经济建设的标杆项目,中交智数谷(宁夏·中卫)以绿色低碳为核心,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,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,更成为全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
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算力基地
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,中交智数谷(宁夏·中卫)项目将绿色低碳作为核心原则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,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,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。
据中交(中卫)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韦星屹介绍,中卫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中交智数谷(宁夏·中卫)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中交智数谷(宁夏·中卫)位于中卫西部云基地,总用地15.18万平方米,规划建筑面积14.20万平方米,拟安装约15680个机柜,按国家A级数据中心标准建设。项目分三期推进:一期投资11.5亿元,建设2栋数据机楼、4栋运维配套设施及1座110千伏变电站,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运;二期与三期将各建设2栋数据机楼及配套设施,形成“数据中心+云计算+行业应用”的全链条布局。
韦星屹在专访中强调中交智数谷(宁夏·中卫)项目以PUE(电能利用效率)全年低于1.2为目标,通过多项创新技术实现节能降耗:
间接蒸发冷却系统:利用中卫年均8.8℃的气候势,减少压缩机使用频率,全年空调开机时间不足3个月;
智能供配电架构:采用楼层分散供电、预制化电气产品及智能小母线技术,降低供电损耗;
绿色建筑标准:一期建筑按绿色三星标准设计,使用节能材料与可再生能源,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运营;
同时中卫作为宁夏新能源基地,通过绿电交易为东部算力中心提供清洁电力:
“光伏+数据中心”模式:项目自建分布式光伏,满足园区配套设施用电需求;
源网荷储一体化:参与中卫集群绿电园区建设,保障数据中心100%绿电供应,助力深圳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智算引领 多元融合 赋能“东数西算”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广泛拓展,智算中心已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。中交智数谷项目紧跟时代步伐,积极布局智算领域,实现了多元融合发展。
现如今,新一代智算中心正通过与可再生能源、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、高性能计算(HPC)及产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,构建起一个多层次、多品类的算力产品体系。韦星屹指出中交智数谷投运后,通过中国算力网与深圳算力枢纽互联,构建“西部训练+东部推理”的协同模式:
成本优化:深圳企业可将大模型训练任务迁移至中卫,利用绿色算力降低能耗成本;
弹性分配: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,实现算力资源统一纳管,供深圳企业按需调用,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对算力多样性、普惠性及专业性的极致追求;
定制化算力支持:针对深圳重点产业(如智能网联汽车、生物医药),中交智数谷可提供定制化算力支持;
数据流通与安全保障:依托国家(中卫)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,建立跨区域数据流通机制,同时通过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跨境传输的合规性与安全性。
韦星屹表示,未来将以中交智数谷为纽带,深圳与中卫将在算力调度、绿电供应、行业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,共同打造“多元供给、强算赋能、泛在连接、安全融通”的中国算网城市标杆。
不难看出,中交智数谷(宁夏·中卫)项目的落地,不仅是践行“东数西算”战略的关键一步,更是中交集团在算力产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。通过技术创新、生态协同与区域联动,中交集团正以其独特的定位、创新的技术和前瞻的规划,在绿色算力领域崭露头角,引领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。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稿。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ina-datacenter.com/show-1193.html